專家觀點

Wed Aug 27 15:00:00 CST 2025

川普怒了!這個神秘機構,每天都在改變你的生活

你可能沒想過,一個看起來離我們很遠的機構--美國聯準會,其實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美國總統川普就曾多次因為聯準會不願意降息而公開抱怨,甚至考慮換掉主席,由於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,同時也是全球最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中心,聯準會的決策不只影響美國,還可能牽動全球經濟的走向。

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其實很多!像是你出國旅遊時的匯率、買房時的房貸利率,甚至是你工作的機會,都可能受到聯準會利率政策的影響。了解聯準會,不只是金融圈的事,也是每個人都該懂一點的生活常識。

 

一、聯準會到底是什麼?

美國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,成立於1913年,主要負責維持經濟穩定。它的三大目標是:

讓更多人有工作(最大就業)

讓物價不要亂漲(穩定物價)

讓長期利率保持合理(適度的長期利率)

其中就業和物價合稱聯準會的雙重目標(dual mandate)。這些目標聽起來很官方,但其實就是希望大家能有穩定的工作,且生活成本不要太高,並且有一個長期利率可以作為投資、消費時決策的參考。

 

二、他們怎麼決定利率?

聯準會會透過調整「聯邦基金利率」來影響整體經濟。這個利率是銀行之間互相短期借錢的成本,會間接影響到我們的房貸、信用卡利率,甚至企業的投資決策。

這些利率的調整是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決定的。FOMC每年開8次會,會根據通膨、就業、經濟成長等數據來決定升息、降息或維持利率不變。每次會議後,聯準會也會發布聲明,內容包括對經濟各類現況、未來展望的看法,以及當次會議決定的理由。

 

三、FOMC裡面有誰?

FOMC總共有18位成員,每次會議其中的12位有投票權:

7位聯準會理事(由總統提名、參議院同意)

紐約聯準銀行總裁(固定有投票權)

其他11家地區聯準銀行的總裁中輪流選出的4

其他沒投票權的總裁也可以參加會議發表意見,確保各地區的聲音都有被聽到。

每次會議都會以投票表決的方式決定「聯邦基金利率」要上升、下降,還是維持不變,以票數多的選項作為最終決議,並且會公開票數、投反對票的成員是誰,以及他們支持的政策為何,使得少數方的意見也會被看見,也是市場研判未來利率走向的參考依據。

 

四、每季的「點陣圖」是什麼?

每年3月、6月、9月、12月的FOMC會議後,聯準會會公布一份叫做「經濟預測摘要」(SEP)的報告,裡面有:

  1. 點陣圖(Dot Plot):起源於2012年,立意在增加聯準會政策透明度,及降低利率變化對市場所造成的衝擊。每位委員對未來幾年利率的預測(例如2025年底、2026年底的利率水位),用小點點標出來。例如有18位委員,每次點陣圖上有作預測的每個年度都會有18個點,沒有投票權的委員也可以做自己的預測。基於此方式,從而達到指引的目的。
  2. 經濟預測:包括GDP成長率、失業率、通膨等數據。

雖然這些預測不是保證,聯準會主席Powell一再強調,點陣圖非「承諾」或是「協議」,只是官員的預測,但市場都會很關注,因為它透露了決策者的想法和可能的政策方向。

在解讀點陣圖時,除了中位數的變化之外,也應該注意到分布變化與分散程度,因為這隱含了官員們對政策共識度的高低。

 

五、聯準會的決定怎麼影響你的荷包?

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(SWIFT)的數據,2024年美元的國際支付份額約在47-47.9%間,因此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貨幣,聯準會的利率政策會影響到:

  • 全球利率:根據過去經驗,若聯準會升息,其他國家可能也跟著升息,避免資金外流。
  • 匯率:升息會讓美元變強,其他貨幣可能貶值。
  • 資產價格: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的價格都可能因利率變動而波動。

 

六、跟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?

舉個例子,如果聯準會降息,臺灣央行可能也會跟著降息,這樣一來:

  1. 房貸利率會下降,你每月要繳的房貸可能變少。
  2. 新臺幣可能貶值(或是升值幅度比歐元、日元等主要貨幣少),去日本歐洲旅遊會變貴。
  3. 聯準會降息時,股市通常比較活躍,因為資金成本低,企業投資意願高,獲利也可能上升。

那投資人該怎麼辦呢?其實可以根據利率走勢調整資產配置:

  • 降息一段時間後,資金成本降低、企業擴張加速,對投資人來說,這是累積資產、參與股市與成長型基金的黃金機會。
  • 升息一段時間後,因為債券價格與利率為反向關係,此時的債券價格已下跌一大段,不僅價格相對便宜且收益率較高,對投資人來說,就是穩定現金流,為各項理財目標打底的良機。

簡單來說,了解聯準會的動向,不只是幫助你看懂新聞,更能幫你做出更聰明的理財與投資決策。聯準會的政策也不只是新聞裡的數字,它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荷包和生活。

 

七、我們都在看FOMC會議到底說了什麼

每次FOMC開會,除了事前猜利率到底會怎麼動?以及最終的利率決定外,還有幾個重點值得關注:

  • 投票結果:官員是全體一致,還是有分歧意見?
  • 會後聲明:有沒有暗示未來政策走向?偏鷹派(偏更多更快升息,或是盡量不降息)還是鴿派(偏更多更快降息,或是盡量不升息)?
  • 點陣圖:官員們對未來利率的預期,樂觀還是悲觀?
  • 記者會:主席說明決策背後的邏輯,還會回答記者犀利提問,從中可以挖掘出聯準會對景氣、通膨以及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。

簡單說,FOMC不只是金融圈的事,也是跟你我息息相關的事。了解聯準會的動向,不只是懂金融,更是懂生活的一種方式。如果懂得看門道,你就能搶先掌握市場脈動!

您可能有興趣